运动补液
运动中途饮用「运动饮品」(Sports drink)是许多运动爱好者常见的习惯。你会发觉,在刚举行的2013年香港渣打马拉松赛事中,不少跑手都自备运动饮品,务求跑出好成绩。其实运动饮品有什么作用?当中要有什么成分才算合适?本文提供一些意见供大家参考。
理想运动饮品的成分
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曾就有关运动与补液的题目发表文献,其中建议如运动时间长达1小时或以上,运动员便应定时补液,以免造成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因此,运动饮品应含适量的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及电解质(electrolyte)。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糖分)能补充血糖,有助维持运动的持久性;电解质能补充经汗液流失的盐分,维持血液的电解值,让肌肉正常运作,预防肌肉痉挛。有研究证实,电解质饮品能促进水分吸收及减少尿液排放,提高运动补液的成效。适当的运动饮品,其成分应如下:
成分 | 浓度 | 考虑因素 |
---|---|---|
碳水化合物 | 5-8克/100毫升(5-8%) | 分量过高可能会减慢水分的吸收;太少则未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去维持运动表现 |
钠 | 45-70毫克/100毫升 (20-30毫当量/公升)* |
钠和钾是汗液里的主要电解质,会经汗液流失。运动饮品和纯水不同;运动饮品含适量电解质,可维持口渴感觉,提醒运动者补液;电解质浓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减低饮品的可口程度,降低饮用意欲。 |
钾 | 8-20毫克/100毫升 (2-5 毫当量/公升)* |
* 毫当量/公升(mEq/L)是常见用于饮品中的电解质浓度的单位。
总结而言,补液是耐力性运动(如长跑)爱好者应注意的重要环节,尤其在炎热的天气里做运动;适当的补液既有助维持运动表现,又可减低中暑和运动脱水的风险。下期文章会讲述运动时的补液策略,敬请密切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