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禽流感常见问题

禽流感常见问题
2024-05-09
  1. 什么是禽流感?
  2. 人类感染禽流感的病征是什么?
  3. 人类是如何感染禽流感病毒的?
  4. 如何预防禽流感病毒感染?
  5. 进食家禽等肉类安全吗?
  6. 到活家禽市场或农场是否安全?
  7. 现在有预防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吗?
  8. 现时怎样治疗人类感染禽流感?
  9. 医护人员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吗?
  10. 禽流感病毒会造成人类流感大流行吗?

1.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主要影响鸟类和家禽(如鷄或鸭)的流感病毒引致。有些禽流感病毒也会感染和传播给其他动物(如哺乳动物)。近年亦出现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例如H3N8、H5N1、H5N6、H7N9、H9N2、H10N3和H10N5)病毒的个案。

2.  人类感染禽流感的病征是什么?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病情严重程度可由没有症状或有轻微流感样症状(如发烧、咳嗽、喉咙痛、肌肉酸痛),到出现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并导致多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眼部感染(结膜炎)、胃肠症状(如恶心、呕吐和腹泻)和神经症状(如癫痫)也可能出现。

3.  人类是如何感染禽流感病毒的?

人类主要透过接触受感染的鸟类、家禽或其他动物(活的或死的),或被唾液、黏液和动物粪便污染的表面或环境(如湿货街市和活家禽市场)而感染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在人类之间的传播能力十分低。

4.  如何预防禽流感病毒感染?

受感染的鸟类、家禽或其他动物(活的或死的)或其排泄物可能带有病毒,因此,市民应避免接触它们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并留意以下重点以预防感染禽流感:

1. 处理家禽
  • 购买活鸡时,切勿触摸活鸡和鸡粪,切勿吹其尾部。洗净沾有粪便的蛋,用洗涤剂辅助清洗,并立刻烹煮和进食。若需处理冰鲜家禽或家禽尸体,必须时刻保持个人及手部卫生。处理家禽、禽类制品或蛋时切勿触摸口、鼻或眼睛,其后亦必须用梘液和清水彻底洗手,而使用过的刀具、砧板也要彻底清洗才能再度使用。
  • 要彻底煮熟蛋类,直至蛋黄及蛋白都凝固才可进食,也不要把食物蘸着加有生蛋混和的酱料一同进食。应彻底煮熟家禽。如家禽在烹煮后仍有粉红色肉汁流出,或骨髓仍呈鲜红色,应重新烹煮至完全熟透。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 经常保持双手清洁,尤其在触摸口、鼻或眼之前;接触动物或其生活环境,或触摸扶手或门把等公共设施后;或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时应以梘液和清水清洁双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过清并用抹手纸或干手机弄干。如没有洗手设施,或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洁净双手亦为有效方法。
  •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把用过的纸巾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然后彻底清洁双手。
  • 当出现呼吸道感染病征,应戴上口罩,不应上班或上学,避免前往人多挤逼的地方,及尽早向医生求诊。
  • 保持均衡饮食、恒常运动、充足休息、不要吸烟和避免饮酒,以建立良好身体抵抗力。
3.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 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表面,如家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比 99 稀释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25% 漂白水与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  15 - 30 分钟后,用水清洗并抹干。金属表面则可用70%火酒清洁消毒。
  • 用吸水力强的即弃抹巾清理可见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后用1 比 49 稀释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25% 漂白水与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邻近各处,待 15 - 30 分钟后,用水清洗并抹干。金属表面则可用70%火酒清洁消毒。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挤逼或空气流通欠佳的公众地方;高危人士在这些地方逗留时可考虑佩戴外科口罩。
  • 应预防隔气弯管干涸及定期消毒排水口(约每星期一次)。
  • 如隔气弯管有损毁,或排水口发出臭气,应立即维修。应聘请合资格技工检查及维修。

5.  进食家禽等肉类安全吗?

流感病毒在足够烹调温度加热下会失去活性,因此家禽等肉类在彻底煮熟后可安全食用。如家禽在烹煮后仍有粉红色肉汁流出,或骨髓仍呈鲜红色,应重新烹煮至完全熟透。要彻底煮熟蛋类,直至蛋黄及蛋白都凝固才可进食,也不要把食物蘸着加有生蛋混和的酱料一同进食。另外,食用带有生禽血的肉类制品的风险甚高,所以并不建议。来自生病家禽的肉类亦不宜食用。

6. 到活家禽市场或农场是否安全?

接触被感染的家禽或暴露于活家禽市场或农场是人类感染此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市民应尽量减少到访活家禽市场及避免接触受污染的表面。市民在接触活禽及其环境之前和之后,都应该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

7. 现在有预防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吗?

香港目前没有注册的禽流感疫苗供人类使用。

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能预防禽流感,但仍有助减低因感染季节性流感而引致并发症及住院的可能性,并减低同时感染人类甲型流感及禽流感的风险。因此除个别有已知禁忌症人士外,所有年满6个月或以上人士都适宜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作个人保护。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根据多项科学因素,包括本地的疾病负担和国际经验,建议一些群组优先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8.  现时怎样治疗人类感染禽流感?

主要透过支援性治疗以纾缓病征。患者应有充足休息,多饮水。若出现流感样病征,尤其是属免疫力较弱人士或病情转趋严重时,例如出现持续高烧或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尽快求诊。抗病毒药物对病情可能有效。医生会视乎患者的情况及健康需要,向患者处方抗病毒的药物(例如特敏福)。

9.  医护人员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吗?

由于医护人员需要经常接触传染病患者,因此医疗机构应持续实施合适的感染防控措施,同时也应密切监测其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医护专业人员的相关指引文件请参阅 http://www.chp.gov.hk/tc/view_content/28620.html

10. 禽流感病毒会造成人类流感大流行吗?

由于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情况并不常见,因此人体对该病毒的免疫力极低,甚至没有免疫力。一旦禽流感病毒有了适应能力,或从人类病毒中获取某些基因,以致能轻易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便会出现流感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