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素食餐欠缺肉類替代品 蛋白質含量偏低
「粟米雜菜長通粉」、「蜜糖豆炒米粉」、「蓮藕雲耳素菜飯」… 它們全是素食餐,蔬菜充足,但都缺乏了肉類的替代品,令餐款的蛋白質含量偏低。其實只需選用合適的肉類替代品,素食餐也可提供我們所需的熱量和營養素。
什麼素食食材可以用來替代肉類呢?
乾豆類及其製成品、雞蛋、種籽和果仁是合適的肉類替代品,因為它們含豐富蛋白質、鐵質和一些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然而,市面上有不少的乾豆類製品經油炸、調味等加工過程後變得高油高鹽,選用時要小心!
較健康的選擇 | 高油高鹽的選擇 (少選爲佳) |
---|---|
|
|
此外,素雞、素肉、素火腿、玉子豆腐等加工素食食材,雖然不經油炸,但鹽分較高,不宜經常食用。
青豆、豆角是合適的肉類替代品嗎?
青豆(即青豆)、荷蘭豆、四季豆、豆芽、豆角等均屬蔬菜,並不是合適的肉類替代品,因為它們的蛋白質含量遠不及乾豆。
那麼白麵筋/烤麩和低脂芝士呢?
白麵筋/烤麩的主要成分是高筋小麥麵粉,蛋白質含量雖然較高,但質量卻不如其他乾豆,故素食者只宜偶爾採用白麵筋代替肉類來攝取蛋白質。
低脂芝士含豐富的蛋白質,但鐡質含量偏低,食用奶品類的素食者可偶爾用芝士代替肉類來攝取蛋白質, 例如芝士雜菜長通粉。
想知道更多有關……
- 健康飲食的資訊,請瀏覽「健康地帶」的網站 http://www.cheu.gov.hk
- 「健康在職計劃」的資料,請瀏覽 http://www.healthatwork.gov.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