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果」還是「飯後果」?
有人認爲飯前吃水果,能吸收更多水果中的維他命和礦物質,但到目前爲止,仍未有足夠的科學証據證明於空腹或飯前進食水果,其營養素會較易被人體吸收。因此,不論是飯前還是飯後吃水果,所吸收的營養素差別不大。
進食水果的時間可按個人的飲食習慣而定,而且各有好處;若在兩正餐之間進食,則可代替其他較不健康的小食;若於飯前或飯後進食,水果中的維他命C則能促進其他食物中鐵質的吸收。
每天進食足夠的水果能減低患上心臟病、大腸癌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建議成年人每天進食最少2份水果,而一份水果約相等於:
- 1個中型水果 (如:蘋果、橙)
- 2個小型水果 (如:奇異果、布冧)
- 1/2 碗水果粒 (如:楊桃、木瓜、提子、士多啤梨)
- 1/2 大型水果 (如:香蕉)
- 1湯匙無添加糖乾果
想知道更多有關……
- 健康飲食的資訊,請瀏覽「健康地帶」的網站 http://www.cheu.gov.hk
- 水果的健康資訊,請瀏覽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網站之「日日二加三」網頁 http://www.cheu.gov.hk/b5/info/2plus3_14.htm
- 「健康在職計劃」的資料,請瀏覽 http://www.healthatwork.gov.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