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
坏死性筋膜炎(通常称为「食肉菌感染」)可由不同种类的细菌引致,包括甲类链球菌、创伤弧菌、克雷伯杆菌属、梭菌属、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甲类链球菌被认为是最常引致坏死性筋膜炎的细菌。
病征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软组织及筋膜(一张或一条将肌肉和器官分隔或结合在一起的纤维结缔组织)的严重细菌感染。患者的皮肤可能出现发热及红肿,并快速扩散。此外,患处可能会有溃疡、水疱或黑点。患者可能感到剧烈的疼痛,其程度比可见的皮肤变化严重。患者亦可能会发烧、发冷、疲倦、肚泻、呕吐或感染部位出现脓液。坏死性筋膜炎病程发展迅速,并可引致并发症和死亡。
传播途径
引致坏死性筋膜炎的细菌通常透过皮肤中的伤口,如切伤、刮伤、烧伤、昆虫咬伤、或穿刺/手术伤口进入身体。然而,钝性创伤也可能导致坏死性筋膜炎。由创伤弧菌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也可以由进食生或未彻底煮熟的海产,例如从和暖海水中捕获的蚝,或透过外露伤口接触到海水而受到感染。
坏死性筋膜炎很少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高危群组
任何人士都可能患上坏死性筋膜炎。经常处理或直接接触生的海鲜的人士患上创伤弧菌引致的坏死性筋膜炎的风险会较高。有长期病患 (例如糖尿病、癌症、肾病和肝硬化) 而导致免疫系统削弱的人士,,亦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潜伏期
病征一般于发生损伤后数小时出现。
治理方法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需要入院接受治疗的严重疾病,部份患者需要深切治疗。患者必须尽快接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以杀死细菌,或可能需要接受外科手术,例如清除坏死组织或截肢,以阻止感染扩散。
预防方法
要预防感染,市民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适当处理伤口;在处理生的贝壳类海产或其他海产时,应戴上保护手套。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正确护理伤口
有关创伤弧菌引致的坏死性筋膜炎的详细资料,请浏览创伤弧菌感染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