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健康资讯

蝇蛆病

2024年5月7日

蝇蛆病是由苍蝇幼虫(蝇蛆)侵扰人体或脊椎动物的组织所引起的疾病。经常卧床、身体残障或缺乏自我照顾能力的长者,较易受苍蝇入侵没有皮肤保护的身体部位,如伤口及黏膜等,而受到其幼虫侵扰。

病原体

很多种类的苍蝇都可以引致人类或动物的蝇蛆病,如狂蝇科等。在香港,丽蝇科的蛆症金蝇是其中一种最常见引致人类蝇蛆病的品种。

蝇蛆病的形成

蛆症金蝇于生长周期中会经历卵、幼虫、蛹至成虫四个阶段。雌蝇成虫只会在活的动物身上产卵(包括温血动物和人类),产卵位置通常为病弱人士身体表面的伤口,及口、耳及鼻等孔穴的黏膜。虫卵一般于24小时之内孵化成幼虫,而幼虫会钻入宿主的身体组织内,以进食宿主的血液以及坏死或活组织为生。蝇蛆病并不会经人与人之间传播。

病征

蝇蛆进食时会钻入宿主身体,对宿主的身体组织造成严重破坏,引致皮肤受伤、继发性感染、器官机能失调、甚至死亡。皮肤受伤部位通常流出恶臭的分泌物及出现溃烂。

预防方法

要预防蝇蛆病,市民(特别是易受感染人士的照顾者及安老院舍的职员)应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 每天洗澡及保持皮肤清洁。
    • 保持口腔卫生。
  • 妥善处理伤口
    • 伤口流出的液体及血液会吸引蛆症金蝇,所以任何伤口应及时妥善处理及包扎好。处理伤口前、后必须洁净双手。
    • 定时评估伤口情况及保持敷料干爽清洁,避免吸引蛆症金蝇产卵。
    • 如发现有任何发炎征状,例如出血、有异味分泌物或含脓等,应尽快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及保持空气流通
    • 保持居住地方清洁。
    • 把食物贮存于雪柜内,或用纱网遮盖食物。
    • 垃圾应放入有紧密盖子的垃圾箱内并定时清倒。
    • 动物尸体必须妥善弃置。
  • 防蝇措施
    • 透过安装各种防蝇措施,例如防蝇网、蚊帐、防蝇帘、昆虫电殛装置或捕蝇器,可防止蚊蝇滋生。
  • 宠物的照料
    • 宠物,尤其是狗和猫,应定时接受兽医检查。
    • 所有动物伤口应即时妥善处理。
    • 如怀疑动物患有蝇蛆病,应送交兽医治理。
    • 不要饲养流浪动物。

安老院舍的员工应确保院舍有良好的环境卫生;留意院友有否出现蝇蛆病的病征,并尽快安排不适院友就医。

如欲获得更多有关防治苍蝇的资料,可浏览食物环境卫生署网页

https://www.fehd.gov.hk/tc_chi/pestcontrol/arthropod-pests-leading.html


网上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