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疟疾

疟疾

2022年8月10日

病原体

疟疾是一种可致命的严重疾病,由疟原虫属的寄生虫引致,包括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状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及诺氏疟原虫。这种疾病常见于气候温暖的地区,如非洲、东南亚及南美洲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病征

患者通常有发烧、发冷、头痛、肌肉疼痛和无力、咳嗽、呕吐、腹泻及肚痛等症状。并发症包括贫血、痉挛、血液循环系统衰竭、器官衰竭(如肾脏衰竭)及昏迷。如未能及早医治,可引致死亡。


传播途径

疟疾是由受感染的雌性疟蚊(又称按蚊)传播的疾病。雌性疟蚊叮咬了疟疾患者后,蚊子会受到感染,并在叮咬另一人时把疟疾传播开去。疟疾并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却可透过输入受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成品、器官移植或共用刺针或针筒传播。疟疾亦可于怀孕或生产时由母亲传染胎儿或初生婴儿。


潜伏期

潜伏期因应不同的致病疟原虫种类而有所不同,通常在被受感染的疟蚊叮咬7至30天后,病征就会出现,但潜伏期可达数月或更长。


治理方法

现时的药物可有效治疗疟疾,但及早确诊和治疗对彻底治愈疟疾尤为重要。医生会处方抗疟疾药物和其他支援性治疗,患者须根据医生的吩咐完成整个抗疟疾药物的疗程,以确保将体内的疟原虫彻底根除。


预防方法

预防被蚊子叮咬

  1. 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及长裤。
  2. 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涂上含避蚊胺 (DEET) 成分的昆虫驱避剂。
    • 孕妇及6个月或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虫驱避剂。
  3. 采取其他关于户外的预防措施:
    •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妆品或护肤品
    • 依照指示重复使用昆虫驱避剂

预防蚊子繁殖

  1. 防止积水
    • 每星期为花瓶换水一次
    • 避免使用花盆底盘
    • 紧盖贮水器皿
    • 确保冷气机底盘没有积水
    • 把用完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箱内
  2. 避免蚊虫滋生
    • 应妥善存放食物及处理垃圾

有关更多防治蚊子滋生的资料,请浏览食物环境卫生署网页:https://www.fehd.gov.hk/sc_chi/pestcontrol/handbook_prev_mos_breeding.html


出外旅游须知

  1. 如儿童前往蚊传疾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而有机会被蚊叮咬,两个月或以上的儿童可使用浓度上限为30%的避蚊胺。关于使用昆虫驱避剂的详情和须注意的要点,请参阅「使用昆虫驱避剂的注意事项」。
  2. 如须前往疟疾流行的地区,应在出发前最少6个星期谘询医生的意见,以便采取预防措施及于需要时获取预防疟疾的药物。医生处方此类药物时会考虑多个(包括并不限于以下)因素:行程安排、旅游时间、活动类别、个人身体状况等。如果决定服用预防疟疾的药物,旅客应依从医生的指示,在出发前开始服用,在旅程中继续服用,直至离开该地区后一段时间为止。
  3. 如到流行地区的郊外旅行,应带备便携式蚊帐,并在蚊帐上使用氯菊酯(一种杀虫剂)。切勿将氯菊酯涂在皮肤上。如感到不适,应尽早求医。
  4. 有关预防疟疾的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只建议为疟疾流行地区的儿童接种,不建议成人接种。疫苗亦不适用于前往疟疾流行地区的旅客,他们应使用预防药物和采取防蚊措施来预防感染。因此,不论在本地或外游期间,时刻注意环境卫生、采取防蚊和个人保护措施是预防疟疾的最有效方法。
  5. 妇女如在怀孕期间感染疟疾,可能对孕妇和胎儿构成不良影响。故此,如非必要,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疟疾流行的地区。
  6. 如在外游期间或回港后出现疟疾症状,应立即求诊,并将行程细节告知医生 。求诊者可能须要进行紧急血液测试,并须尽快接受治疗。

网上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