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
角膜结膜炎是指角膜和结膜出现炎症。角膜是眼睛最前透明的部分,而结膜是复盖着眼睑内方及眼球白色表面的薄膜。微孢虫感染是引致角膜结膜炎的原因之一。
微孢虫属于寄生虫,可引起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疾病,如角膜结膜炎。在早期发现的微孢虫角膜结膜炎中,患者多是免疫力受损的人士,但近年健康人士受感染的个案亦越来越多。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眼部受创伤、配戴隐形眼镜、使用含类固醇的眼药水,和曾接触不洁的水源、土壤或泥泞。
病征
病征包括异物感、眼痛、眼红及偶尔出现视力模糊。有些人或会畏光、流泪、眼睑肿胀和痕痒。采集眼球表面拭子样本加以染色可帮助诊断。
传播途径
微孢虫的孢子可生存在环境和土壤中。不洁的水、土壤或泥泞溅入眼睛,可引致角膜结膜炎。在泥地进行的运动,例如榄球,亦曾出现运动员受感染的情况。
现时并未发现微孢虫角膜结膜炎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潜伏期
通常为 2至30 天。
治理方法
可使用抗微生物眼药水或口服药物治疗。
预防方法
避免在布满泥泞或积水的场地参与须接触泥土的运动。如无法避免,参加者在运动完毕后,应立即彻底清洁面部和眼睛,同时必须用不同的毛巾清洁身体和面部。市民在参与有机会接触土壤或泥泞的运动后,如出现病征,请立即求诊。
过去曾有报告指处理镜片不恰当,例如通宵配戴隐形眼镜、吸烟及长时期连续配戴隐形眼镜,均会增加感染微生物性角膜炎的风险。因此配戴隐形眼镜的市民应注意以下健康忠告:
一、 定期接受眼科专业人员检查眼睛。
二、 若配戴隐形眼镜后眼睛出现不适,如眼红、眼痛、泪水分泌增加或视力下降,应
立即停用隐形眼镜。若停用隐形眼镜后,眼睛仍持续感到不适,应尽快求医。
三、 切勿与他人共用隐形眼镜。
四、 使用隐形眼镜护理系统时,必须依照制造商的建议方法使用。
五、 所有用于清洁及消毒隐形眼镜的用品,例如储存盒,必须保持清洁及定期更换。
更多有关隐形眼镜及使用隐形眼镜药水的资料,请浏览:https://www.mdd.gov.hk/filemanager/common/information-publication/Know%20More%20About%20Contact%20Lenses_Chi.pdf 及 https://www.mdd.gov.hk/filemanager/common/information-publication/Tips%20on%20Use%20of%20Contact%20Lens%20Solution_chi.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