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

2023年9月11日

病原体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属引致的传染病。这些细菌主要感染动物,如牛、狗、猪、绵羊和山羊。

病征

布鲁氏菌病没有特定的病征,通常出现的病征包括发烧、冒汗、不适、食欲不振、头痛、肌肉,关节和/或背痛、疲劳、食欲不振和身体虚弱。严重的感染可能会影响大脑、心脏、肝脏、脾脏、其他器官或系统。这种疾病可演变成慢性疾病,并可持续多年。治疗痊愈后仍可能复发。

传播途径

布鲁氏菌病可由受感染的动物或污染的动物产品,经以下途径传染人类:

  • 饮用或进食受污染的产品,包括未经消毒的奶类产品、生或未经煮熟的肉类或内脏。
  • 经皮肤伤口或黏膜接触受感染动物的组织、血液、尿液、阴道分泌物、流产胎儿和胎盘。
  • 吸入受污染的空气粒子。

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是罕见的。

高危人士

因工作需要而接触到受感染的动物或动物组织的人士,如屠房员工、肉类加工员工、兽医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等,感染布鲁氏菌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在香港,布鲁氏菌病是一种须呈报的职业病。

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是2至4星期,但亦可由5日至6个月不等。

治理方法

抗生素可治疗布鲁氏菌病。

预防方法

现时只有适用于动物的疫苗。为了预防感染,市民应注意个人和食物卫生。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 经常保持双手清洁,接触动物或其分泌物后,必须用梘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 立即清洁受损的皮肤,并用防水敷料妥善复盖伤口。触摸伤口前、后须洁净双手。
  • 处理动物组织或内脏时,特别是因职业需要人士,须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眼罩及保护衣或围裙等。工作完毕后,必须彻底洗手。

2. 保持良好的食物卫生

  • 切勿饮用或进食未经消毒的奶类制品,和生或未经煮熟的肉类和内脏。
  • 处理食物时应遵从食物安全五要点,即精明选择(选择安全的原材料)、保持清洁(保持双手及用具清洁)、生熟分开(分开生熟食物)、煮熟食物(彻底煮熟食物)及安全温度(把食物存放于安全温度),藉以预防由食物传播的疾病。

请浏览食物安全中心网页,以获得更多有关食物安全的资讯。


网上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