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猩红热

猩红热

2024年5月31日

按此浏览猩红热专题网页

病原体

猩红热是由甲类链球菌引致的细菌感染,主要影响儿童。

病征

早期征状包括喉咙痛、发烧、头痛、恶心和呕吐。舌头表面或会出现草莓般(呈红色和凹凸)的外观。一般在发病首天或翌日,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会出现砂纸般粗糙的红疹,其后红疹会蔓延至全身。红疹多在大约一星期消退,继而指尖、脚趾和腹股沟的皮肤会脱皮。

猩红热有机会引致并发症如中耳炎、咽喉脓肿、肺炎、脑膜炎、骨或关节毛病,亦可对肾脏、肝脏和心脏造成损害,和引致较罕见的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传播途径

链球菌可存活于患者的口腔、咽喉和鼻子,可透过飞沫或直接与受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接触而传播。

潜伏期

潜伏期介乎 1 至 7 天,通常为 2 至 5 天。

治理方法

抗生素能有效治疗猩红热。如出现猩红热的病征,应尽早求诊,并依照医生的指示服用抗生素。同时服用退烧药物,多休息和补充水分有助纾缓病征。

预防方法

现时并没有疫苗可以预防猩红热。市民应采取以下措施以减低感染机会: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 经常保持双手清洁,尤其在触摸口、鼻或眼之前;触摸扶手或门把等公共设施后;或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咳嗽或打喷嚏后。
  • 洗手时应以梘液和清水清洁双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过清并用抹手纸或干手机弄干。如没有洗手设施,或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洁净双手亦为有效方法。
  •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把用过的纸巾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然后彻底清洁双手。
  • 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餐具和毛巾。
  • 当出现呼吸道感染病征,应戴上外科口罩,不应上班或上学,避免前往人多挤逼的地方,及尽早向医生求诊。
  • 患上猩红热的儿童应避免上学或返回幼儿中心,直至退烧和服用抗生素最少24小时后。

2.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 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表面,如家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1比99稀释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与99份清水混和)消毒,待15-30分钟后,用水清洗并抹干。金属表面则可用70%火酒清洁消毒。
  • 用吸水力强的即弃抹巾清理可见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后用1比49稀释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与49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邻近各处,待15-30分钟后,用水清洗并抹干。金属表面则可用70%火酒清洁消毒。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挤逼或空气流通欠佳的公众地方;高危人士在这些地方逗留时可考虑佩戴外科口罩。

其他语言

预防猩红热(信息图表):

印尼语版
Bahasa Indonesia

他加禄语版
Tagalog

泰语版
ไทย

印度语版
हिन्दी

尼泊尔语版
नेपाली

巴基斯坦语版
اردو

越南语
Tiếng Việt

旁遮普语
ਪੰਜਾਬੀ

 


网上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