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友善列印 書籤
二維碼

Main Content

CHP 通訊 第七期(2006年2月)
關閉
CHP 通訊 第七期(2006年2月)

走訪衞生防護中心

 

時代見證:流動胸肺科診所

成立於1947年的流動胸肺科是一隊包括醫生、護士、文員、放射師及工友組成的醫療隊伍,結構與一般全日固定胸肺科診所無異。最大的分別是流動胸肺科必須於兩小時內完成半天的門診,準時交還地方及趕往數公里外的另一診所開診。如有遲緩,可能會引起混亂及投訴。故此,每一個流動胸肺科的醫護人員都要對胸肺科病人的處理和診所的運作有透徹認識,以便隨時作出正確及快捷的反應。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完結,胸肺科為照顧偏遠居民,每星期一次由中環夏慤結核病診所健康中心派送醫護人員到偏遠地方如香港仔、大埔、西貢及元朗為肺病人診症。及後全日胸肺科診所在港九各地陸續建立,流動胸肺科主要在新界提供服務,基地亦於1989年由中環搬到油麻地。為了節省交通時間及資源,流動胸肺科基地再於1993年搬到圓洲角胸肺診所。新界流動胸肺科現今有18名成員,一輛16座位小巴及一輛X光照肺車。每天早上,各員工由基地出發到上水石湖墟診所、元朗賽馬會診所、西貢方逸華診所及東涌健康中心開診。每隔一星期的星期四便會到青山醫院為胸肺病人診症。

隨著新界的急速變化,流動胸肺科同時要照顧新界區不同的人士:早上,會到沒有門牌的圍村做家訪,下午,可能要在機場為世界各地到港旅客做接觸追查。

從一個公務員角度來看,59歲應該是準備退休的時候;可是已59歲的新界流動胸肺科仍每天為新界居民勤奮服務,並見證了新界的發展。
 

 
第一頁  上一頁  / 8  下一頁  最後一頁
頁首   頁首
 

Main Content

CHP 通訊 第七期(2006年2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