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資料
埃博拉(伊波拉)病是一種嚴重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其平均病死率約為50%。患者可能出現突發性發燒、極度虛弱、肌肉疼痛、頭痛、咽喉痛、嘔吐、腹瀉、皮疹、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在某些情況下更會出現內出血和外出血。
傳播途徑
病毒通過密切接觸受感染動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而傳到人類。此病毒隨後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而在社區蔓延,傳播途徑包括直接接觸(透過破損皮膚或黏膜)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以及間接接觸受到這類體液污染的環境。經性接觸傳播埃博拉(伊波拉)病雖然罕見,但曾有個案報告。
感染埃博拉(伊波拉)病患者的體液,如血液、嘔吐物、尿液、糞便、汗液、精液、口水等,均可傳播埃博拉(伊波拉)病。
不會。埃博拉(伊波拉)病並非呼吸系統疾病如季節性流感或肺結核,因此它不會透過空氣傳播。
不會。埃博拉(伊波拉)病不會經由食物或食水傳播。但是,食物須徹底煮熟才可進食。
6. 我會否從沒有埃博拉(伊波拉)病症狀的感染者而受到感染?
不會。感染者出現症狀後才具有傳染性。埃博拉(伊波拉)病須透過直接接觸已出現症狀的患者之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或間接接觸受到這類體液污染的環境而傳播。
如一個人沒有出現症狀,他/她是不會具有傳染性的,故不會通過一般社交接觸而傳播埃博拉(伊波拉)病。然而,當患者出現症狀後,便可能把疾病傳播給其他人。假如你有破損皮膚或你的黏膜(例如口、鼻或眼)接觸到患者的血液、其他體液或分泌物,你便可能受到感染。
在飛機上感染埃博拉(伊波拉)病的風險是低的。埃博拉(伊波拉)病並非呼吸系統疾病如季節性流感或肺結核,不會透過空氣傳播。它是由直接/間接接觸埃博拉(伊波拉)病患者的體液而傳染。
部分果蝠屬於病毒的自然宿主。非洲曾有檔案記載,患者通過處理在熱帶雨林中受感染或死去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豬而染病。市民不應食用野味,及來歷不明或其他相關肉類食品。此外,食物須徹底煮熟才可進食。
只要人類的血液、分泌物或體液中含有病毒,即可傳播疾病。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和美國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的資料,部分男性埃博拉(伊波拉)病患者在康復後,體內精液仍然帶有病毒,並可能透過精液把病毒傳播。現時的證據並未完全掌握病毒殘留在精液的時間,而長短亦因人而異。
預防方法
本港目前沒有已註冊預防埃博拉(伊波拉)病的疫苗。要預防感染,市民須時刻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和後。妥善消毒和覆蓋傷口。避免與發燒人士或病人有密切接觸,並避免接觸患者的血液或體液,和可能受污染的物品。避免接觸動物。食物須徹底煮熟才可進食。
治理方法
及早補充水分及針對特定症狀的支持性療法可改善生存率。患者應在隔離設施內接受治療以防止疾病傳播。病情嚴重者需要接受深切治療;病人往往出現脫水,需要以口服或靜脈注射方式來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