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3年4月13日
公眾對抗生素耐藥性認知、態度及行為調查 2022
簡介
衞生防護中心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電話調查研究室進行這項全港性調查,藉此收集公眾對抗生素和抗生素耐藥性認知、態度及行為的資料。
調查方法
目標對象是15歲或以上、能操廣東話、普通話或英語的非住院舍的香港居民(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通過隨機抽出電話號碼,於2022年9月7日至10月6日期間進行家居固網和手機電話訪問,成功訪問了1,076名目標對象(當中493人來自家居固網樣本,583人來自手機樣本),綜合回應率為32.7%。
主要調查結果
- 曾使用過抗生素的受訪者中,大多數(95.4%)表示最近一次使用的抗生素是由醫生處方。
- 約五分一(21.6%)受訪者曾經在過去12個月內因傷風或流行性感冒而向醫生求診,這群受訪者當中97.2%表示他們在該次求診時並沒有要求醫生處方抗生素。
- 當醫生認為病情暫時不需要服用抗生素時,絕大多數的受訪者(96.4%)會接受醫生的建議觀察多一段時間,或待測試結果才決定是否處方抗生素。
- 大多數的受訪者(66.3%)希望與醫生一起商量應否處方抗生素。
- 只有20.6%最近一次使用由醫生處方抗生素的受訪者表示見過抗生素藥袋上的健康指示 (例如消毒及覆蓋所有傷口) 。
- 大部分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曾聽過「超級細菌」 (superbugs)(81.4%)和「抗生素耐藥性」 (antibiotic resistance)(76.0%)的中文或英文術語。
- 少於一半(49.7%)受訪者正確表示抗生素不能醫治傷風感冒。
- 大部分受訪者正確理解抗菌素耐藥問題的嚴重性:很多感染對抗生素治療越來越有抗藥性(81.2%),以及如果細菌產生抗藥性,便很困難、甚至沒有可能用抗生素醫治細菌感染(71.4%)。
- 然而,少於一半受訪者明瞭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44.1%)。
- 不少受訪者(35.8%)認為對於阻止抗生素耐藥性,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並不多。
- 這調查發現65歲或以上人士普遍對抗菌素耐藥性及使用抗生素的認知最為不足。
- 最年輕組別(15至24歲)人士較不同意生或未煮熟的即食食物(例如沙律、魚生)較容易受耐藥性細菌污染。
建議
- 應向社會大眾就哪些常見疾病可使用抗生素醫治提供更多健康教育。
- 不足一半受訪者知道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應該加強公眾抗生素耐藥性的認識及提供更多有關感染控制的資訊。
- 當醫生認為他們的病暫時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時,大多數受訪者表示他們會接受醫生建議,因此醫生可考慮在治療感染時就會否處方抗生素方面與病人商量,以確保抗生素的適當及正確使用。
- 抗生素藥袋上的健康指示方面,需要考慮作出更多宣傳,採用更好的設計,並由藥劑師在派藥時就健康指示多作解釋。
- 需要加強針對長者的健康教育及宣傳,讓長者更易獲取相關資訊和更容易理解其內容。
- 為了吸引年輕一代對生或未煮熟的即食食物較容易受耐藥性細菌污染的關注,有關食物安全教材的設計要對年輕人具吸引力,並透過他們常用的媒介(例如社交媒體)進行宣傳推廣。
可按此查閱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