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白喉

白喉

2024年5月3日

病原體

白喉由一種名為白喉棒狀桿菌的細菌所引致。

病徵

白喉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影響呼吸道(呼吸白喉),及偶爾影響皮膚(皮膚白喉),主要由細菌毒素的作用而引致。症狀取決於受感染的部位。

呼吸白喉的患者會有發燒、喉嚨痛、喉嚨出現一片片淺灰色的薄膜及呼吸困難。嚴重時,可引致呼吸道閉塞、心臟衰竭和神經受損,甚至死亡。

傳播途徑

白喉可透過與患者或帶菌者接觸而傳播。接觸曾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件亦可能感染白喉,但機會較低。

潛伏期

潛伏期由 1至10 天不等,通常為 2 至 5 天。

治理方法

治療白喉包括使用白喉抗毒素、抗生素和支援性治療。家庭成員和曾與患者有親密接觸的人士,則須密切留意有否出現感染的早期跡象和病徵。

預防方法

1. 接種疫苗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應盡早向醫生求診。
  • 保持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緊張、不要吸煙和避免飲酒,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 立即清潔受損的皮膚,並用防水敷料妥善覆蓋傷口。觸摸傷口前、後須潔淨雙手。如出現感染症狀,應盡早求診。
3.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 15 至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 1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 ,待 15至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擠逼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高危人士在這些地方逗留時可考慮佩戴外科口罩。

網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