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漢森氏病(麻風病)

漢森氏病(麻風病)

2024年6月21日

病原體

漢森氏病(麻風病)是由麻風分枝桿菌(一種生長緩慢的細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在全球範圍內,漢森氏病發生在 120 多個國家,每年報告的新病例超過 20 萬例。 雖然全球個案正逐漸減少,巴西、印度和印尼於二零一八至二零二二年期間仍每年呈報多於10 000宗新個案。某些國家如菲律賓、尼泊爾和緬甸等,同期每年報告1 000至10 000宗新個案。在1980年代中期,當本地盛行率遠低於每萬人1人時,香港正式宣布成功消除漢森氏病。

漢森氏病(麻風病)是香港的法定呈報疾病。 歷年報告的病例已大幅下降,從1970 年代初期(1970-1974 年)的100多宗降到1990 年代初(1990-1994 年)的20 至30宗 ,再降至2014 年至2023 年期間的10宗以下(每年1 例至9 宗)。這歸功於良好的本地醫療服務和衞生設施,及整體巿民的健康狀況改善。

傳播方式

漢森氏病可經由鼻腔飛沫或密切皮膚接觸傳播。但這種疾病不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不會透過與患者的偶然接觸(例如握手或擁抱、分享食物或坐在一起)而傳播。一般而言,需要纍月計長時間與未經治療的麻風病患者的密切接觸(例如同居的家庭成員)才有機會感染此病。

該疾病不會透過性行為傳播,也不會在懷孕期間傳染給胎兒。

患者開始治療後就不會再有傳染性。

潛伏期

症狀可能會在 1-5 年內出現,但有時也可能需要長達 10-20 年才會出現。

臨床表現

此疾病影響皮膚、週邊神經、上呼吸道黏膜,偶爾也會影響眼睛和關節。過去年代因為沒有及時治療, 可能會出現因喪失感覺神經導致殘疾的情況。

治理

漢森氏病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早期治療可以有效預防殘疾。 香港備有足夠有效治療漢森氏病的藥物。而早期的診斷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所知來自或長居麻風病高流行國家人仕。

預防

除了早期治療外,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卡介苗接種除結核病以外亦有強力證據證明亦能有效預防漢森氏病,對近年全球發病率的降低貢獻不少。

香港於1952年首次推出卡介苗,在嬰兒出生時接種,多年來一直保持高覆蓋率。 由於卡介苗疫苗在本地人口中的覆蓋率很高,及該病本身已不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因此漢森氏病在香港的感染風險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