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7日
何謂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病毒引致的疾病,主要經呼吸道傳染,患者會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頭痛、肌肉疼痛、流鼻水及全身疲倦的徵狀,但一般會在二至七天內自行痊癒。然而,長者和抵抗力較弱人士一旦染上流感,可能會使病情惡化,甚至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等併發症,嚴重者更可導致死亡。流感可由多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引起,而本港的流感季節約為每年的2月至3月及7月至8月。
流感防疫注射為何重要?
本港全年都有流感病例,季節性高峰期多在2月及3月出現,有時則在7月及8月。對於某些容易因流感而出現併發症的組別人士而言,流感確實為他們帶來沉重的負擔。接受流感防疫注射,是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建議特定組別人士接受流感防疫注射。
何時接受防疫注射?
由於本港的流感季節性高峰期一般為1月至3月,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建議在下一個流感季節性高峰期來臨之前接種疫苗。
本年度將會提供哪種類型的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按照每年社會上流行的流感類型而製備。建議在2004/05年度防疫注射計劃使用的流感疫苗組合為:
* 甲型/新喀里多尼亞/20/99(H1N1)類病毒
* 甲型/福建/411/2002(H3N2)類病毒
* 乙型/上海/361/2002類病毒
誰人不宜接受防疫注射?
對雞蛋、新霉素或曾對流感疫苗有過敏反應者,都不宜接受流感疫苗注射。至於出血病症患者或服用薄血藥的人士,則可採用皮下注射的方法接種疫苗。如注射當日因病發燒,可於病癒後接受注射。流感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同日接種。
疫苗會否引致流感?
衞生署採用的疫苗是一種非活性疫苗,所以不會引致流感;但有部份人士會於注射後出現副作用。
疫苗會有甚麼副作用?
流感疫苗的耐受性頗高,除了注射處可能出現輕微腫痛外,一般並無其他副作用。部份人士會在注射後6至12小時出現發燒、肌肉及關節疼痛,以及疲倦等徵狀,這些徵狀通常會在兩天內減退。如出現風疹塊、口舌腫脹或呼吸困難等嚴重過敏反應,就必須立即求醫。此外,若服用退燒藥後仍持續發燒,或者出現其他徵狀或反應,請立即向醫生求診。
疫苗會否立即產生作用?
不會。接種疫苗後需約兩星期時間讓身體產生抗體,來預防流感病毒感染。
疫苗的保護作用會維持多久?
現時使用的疫苗,有助減低患上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機會,但不能提供百分之百的保護。接種疫苗後產生的免疫力會隨時間降低,一年後可能降至沒有保護作用的水平。已接種疫苗的人士仍有可能患上流感(尤其是當流行的病毒菌株與疫苗菌株顯著不同時)。為了預防流感,已接種疫苗的人士仍需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定期運動、確保休息充足及避免吸煙。
是否每年都要接受流感防疫注射?
是。流感病毒的類型每年都會轉變,亦即表示:
(1)患上某種病毒菌株所致流感而產生的免疫力,未必足以抵禦當時流行的新菌株;以及
(2)流感免疫力會隨時間降低,一年後可能降至沒有保護作用的水平。